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罩极异步电机常见故障维修

罩极异步电机常见故障维修

发表时间:2024-07-28 12:48:06 来源:网友投稿

主要有以下几个故障及维修办法:

1、通电后不起动

a.用万用表测量主绕组,电阻值无穷大,则主绕组断路。

[原因]引起主绕组断路故障有多种原因,如主绕组引出线折断或由于主绕组线圈线径较细、匝数较多、容易受外力损伤而引起折断;主绕组内部导线绝缘损坏,造成自身短路,电动机通电后,在短路线匝中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导致线圈迅速发热而烧断;主绕组接地,即主绕组与定子铁心或机壳间绝缘破坏而造成通地现象,接地点容易引起导线对地闪络而烧断主绕组。接地原因多见于电动机转子与定子铁心相擦而发热或长期过负载运行,主绕组绝缘物因长久受热而焦脆或主绕组受潮而击穿绝缘,或者因主绕组制造不良而引起。

[处理]主绕组断路,必须大修或者更换新绕组。

b.用万用表测量热保护器两接线端,电阻值无穷大,热保护器断路。

(原因]主绕组温升超过限值,热保护器熔断。

[处理]排除故障并更换新热保护器。应急时可将热保护器两接点短路使用。

c.断电时,用手转动转子轴伸端,有转动困难或卡住现象。

[原因]电动机处于堵转状态,其原因是有异物进入电动机内、转子轴弯曲、方型罩极电动机定子铁心受外力而产生变形等。

[处理]拆开后端盖,取出转子,清除电动机内的金属屑和异物等;校正转子轴;转子轴跳动量应小于O.04mm;方型定子铁心变形,应通过整形使定子铁心复位,直至转子能轻快转动。

d.断电时转子能转动,通电时不转。

(原因]由于转子受单边磁拉力,通电后吸牢不转,其原因是前后端盖固定螺钉受振动而松动,造成前后盖不同轴,使转子歪斜偏心;轴承压板螺钉松动,轴承固定不良,使定转子同轴度超差;轴承夹碎裂或失效,不能压紧轴承,使轴承移位;轴承磨损严重,轴承与转轴配合过松。

[处理]拧紧松动螺钉,并调正前后端盖及定转子同轴度,使定转子间气隙均匀;应更换新轴承夹,压紧轴承加以固定;凡轴承孔径过大,则应更换合适的轴承,并添加润滑油。

e.罩极绕组松脱。

(原因]短路环脱焊或断裂,不能构成闭合线圈,所以对通过短路环部分的磁通起不到延迟其变化作用,形成不了旋转磁场。

(处理]拆开电动机,将短路环重新焊好。

2、转速低于正常值

a.测量电动机进线端电压,低于187V。

[原因]电网电压过低。

[处理]采用调压器调整电压至额定电压,或避开用电高峰。

b.用转子断条检查仪测得转子绕组电阻值增大。

[原因]转子铸铝不良,转子绕组有断条、裂纹、气孔等现象。

(处理]更换新的转子。

c.电动机转子转动不灵活。

(原因]轴承严重缺油,导致电动机转子与轴承由液体摩擦状态变为干摩擦,增大摩擦损耗。

[处理]清洗轴承,并添加润滑油。

d.用万用表测量主绕组,电阻值过大。

(原因)重绕主绕组时,如主绕组导线线径过细或线圈匝数多绕,造成主绕组阻值增大。

[处理]按原电动机技术数据重新绕制主绕组。

3、运转时噪声过大

a.转子槽数与定子槽数配合不当,或转子斜槽数值过小,产生频率噪声。

[原因]设计制造不合理。

[处理]重新审查槽数配合,并选择合适的转子斜槽值。

b.用万用表测量主绕组,电阻值过小,引起电磁噪声。

[原因]重绕主绕组时,线圈匝数少绕,导致磁场饱和。

[处理]按原主绕组数据,增加线圈匝数。

c.电动机旋转时,转子轴伸端前后窜动并发出撞击声。

[原因]转子轴向间隙过大,转子垫片周期性撞击轴承端面。

(处理)适当增加转子垫片,转子轴向隙保持在0.2~0.5mm之间。

d.用手捏住转子轴上下扳动,有明显的松动感觉,电动机运转时,产生“骨碌”的响声和其它杂声。

[原因]电动机长期运行后,轴承磨损严重,轴承和转轴配合间隙过大。

(处理]更换合适的轴承,并添加润滑油。

e.电动机运转时发出“梗、梗”的响声。

(原因]轴承与转轴或轴承与轴承座之间配合不当,安装时强力压装,以及轴承的钢圈本身较脆,拆装方法不合理,造成轴承破[处理]更换合适的轴承。

f.电动机高速运转时,发出“当当”的连续声。一般刚起动时不易觉察,在运转几分钟

后变得明显。

(原因]转子铁心与转轴间有不可觉察的轻微松动。

(处理]采用CH31胶粘剂粘接或更换转子。

g.电动机运转时,发出振动声。

[原因]电动机磁分流片松动。

(处理]拆开电动机,卡紧磁分流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