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低应变曲线分析方法及实例
桩基低应变曲线是指在进行静载试验时,测量桩身底部的应变随荷载增加而发生的变化。通过分析这个曲线可以得到桩基的承载力、侧阻力和摩擦力等参数。
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1. 绘制荷载-沉降曲线:将试验数据按照荷载大小从小到大排序,然后绘制出荷载-沉降曲线。该曲线通常呈现出三段式特征:初始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稳定阶段。
2. 确定初始弹性模量:根据初始弹性阶段的数据点,利用斯洛普公式计算出相应的初始弹性模量Es。
3. 计算极限承载力:在塑性区域内,当沉降达到一定值时,桩基会失稳产生较大位移。此时可采用龙钻公式或其他相关公式计算出极限承载力Qu。
4. 分离侧向摩擦与端部反力:将总侧向抗拔力Qs减去端部反力Qb即可得到纯粘土中所受到的侧向摩擦抗拔能力Qc。
5. 计算单位长度侧向摩擦抵抗系数k: 将上述结果除以桥墩直径(或者圆形截面积),即可得到单位长度下纯粘土中所受到的平均剪应力τa与对应平均剪应变γa之间关系为k=τa/γa
6. 检查实测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修正处理(如有必要)。
以下是一个简单实例:
假设某地区需要建造一座高速铁路桥墩,在进行静压试验时获得了以下数据:
最大加载荷重 Qmax = 2000 kN
最大沉降 Smax = 20 mm
初次回卸负荷 Qunload = 1500 kN
回卸负荷后恢复至原始状态所需时间 trestor = 30 min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绘制出相应的低应变曲线,并通过上述步骤计算出各项参数并检查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