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庄子为什么称为南华经

庄子为什么称为南华经

发表时间:2024-07-28 13:23:09 来源:网友投稿

《庄子》又称《南华经》,庄周及其后学撰。庄子名周,曾受号南华仙人,战国时期睢阳蒙县(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漆园吏,后厌恶仕途,隐居著述。《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全书以内篇为核心,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学说,后世并称“老庄”,指称道家。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文人墨客在现实中受了挫折,往往痛读庄子,幻想虚静无为,放浪形骸,做“逍遥游”,生云外之志,且中国的文人,大都在现实的纷争中以孔子思想自励,又在内心世界以庄子自谴,所以几千年来,庄子给人们提供了在现世心灵安顿的场所,因终其书,“游”始终是庄子眼中的最高境界。

《庄子》现存最早的注本是晋郭象的《庄子注》。清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博采众长,是较好的注本。清郭庆藩撰 《庄子集释》,吸取了晋至清注解《庄子》的成果,可谓集其大成。今人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在注释和译文方面,亦颇为用力。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