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子的儿童诗歌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避哨竹林中。——宋·文天祥《后序》
提竹筒铜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竹西佳处,淮左名都。——宋·姜夔《扬州慢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仰两面花。——郑燮撰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
竹有七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
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
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
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竹与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屈屈伸伸,雪压千屋犹奋直;
潇潇洒洒,风来四面又何妨。
●劲节生来瘦,高村老去刚;
竹青怀素志,梅龙秉芳心。
●为天地生春,抚长存终古绿;
与松梅作伴,洁身共避寒心.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千古虚心尊此老;
九州高节拜先生.
●宜和竹论虚和实;
不与谁争高与低
●千古虚心尊此老;
九州高节拜先生。
●和竹论虚和实;
不与谁争高与低。
●山色不随春老;
竹枝长向人新.
●劲节生来瘦;
高材老去刚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