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与柳宗元并称什么
和柳宗元并称为刘柳,和白居易并称为刘白。
白居易称刘禹锡为“刘二十八”,因为刘禹锡在家族的同辈人中以长幼排序是第二十八位,所以白居易称呼他为“刘二十八”.
另外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因参加“永贞革新”集团,被贬为郎州司马.十年年召回长安后,因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又写了一首惹祸的诗.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忱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皇帝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