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离骚有怎样的特点体现出屈原什么品格

离骚有怎样的特点体现出屈原什么品格

发表时间:2024-07-28 16:36:06 来源:网友投稿

《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峻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就远远地超出于流俗和现实之上。《离骚》又自始至终贯串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更表示了以身殉理想的坚决意志。这些都表现了《离骚》这首长诗的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同时《离骚》又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幻想的境界。

《离骚》的另一艺术特色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它“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步发展了它。《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如上述以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便是。其次《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断,《离骚》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表现了它的内容

屈原他出身系高阳苗裔,有着高贵的血统,怀着这样的优越感,屈原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内在修养,以达到人格同才能的完美结合,为远大的政治人生抱负打下基础。屈原是非常重视修身的。诗中反复多次提到修身的问题——不论是在少年时期,还是在政治主张不被楚王采纳之后,以及遭群小馋嫉,上下求索无所适从之时,得灵氛卦言准备远去国都后,他对自己内在修养的要求是始终不变的(“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作为一条线索反复出现,贯穿全诗,同样这一点也适用于屈原的所有作品。

屈原的政治理想也是远大而趋向于完美的。他把前贤如禹、汤、文王等人及其当时的政治修为境界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而当时楚王不具备不可能成为屈原理想中圣主盛世的缔造者,君王混沌,“后悔遁而有他”“伤灵修之数化”。即使他自己再有才干,再大的理想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也会立即黯然失色,难有复活的余地了。这期间屈原是深切感受到人世间的大孤独,大凄凉的——“忳郁悒余侘傺兮,吾独穷固此时也”。

可偏偏屈原的生命无法同高洁完美的理想分开,他追求完美,执着于理想,当他逐渐发现并且相信接受世风人情并不可能如他想象的那般完美时,他不能忍受自己的不完美,也不能忍受这个注定不能容的下完美的世界——“世浑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他无法承受这种矛盾苦痛,于是他只有选择“依彭咸之遗则”——自沉汨罗。这是他悲剧性一生的因由,也是必然的唯一终结。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