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论心理的本质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论心理的本质

发表时间:2024-07-28 17:00:13 来源:网友投稿

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个体的心理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如儿童能够选择目标,并根据目标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

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心理的发展基础,婴儿3、4个月前由于能力限制,只能通过眼睛、耳朵、鼻子来看、听、嗅等方法感觉环境变化,给婴儿创造接触环境的机会就是这一阶段婴儿心理教育的主要任务。其中视觉在各种感觉中占首位,婴儿仰卧时只能看到天花板,可是坐着的时候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东西,视觉效果相差很大,所以大人们要经常抱婴儿多走走看看,拓展视野,见多识广才能使婴儿智力发展产生飞跃。

第二阶段、高级心理活动

在感觉和知觉的发展基础上,婴儿的思维、意志、兴趣、各种情感体验等高级心理活动得到发展。爬行是婴儿高级心理活动发展的里程碑,婴儿在不能移动身体前思维和意志等高级心理活动基本没有,当婴儿能够爬行时就不一样了,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爬过去拿,这就是思维,爬行过程需要意志力,拿到后就会有成就感,这就是情感体验,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第三次,这就是兴趣。

第三阶段、初级的人际交往

语言和移动身体是婴儿进行初级人际交往的基础,如果进行系统和科学的早期教育,那么在宝宝满一岁的时候应该具备直立行走和简单的语言交流能力,但是这两方面都必须通过运动来获得。婴儿的语言发展必须同动作相结合,离开了动作,再简单的语言也听不懂,反之,再复杂的语言也能听懂,智力行走本身就是一个重要动作,所以婴儿的心理发展同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人们常说用心交流,只有心与心相同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才会越来越近,孩子的教育也才越来越容易。做父母的每天在工作之余可以与孩子多聊聊心里话,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苦衷,也让自己了解孩子的想法,慢慢的孩子的教育就会变得简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