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28 18:03:25 来源:网友投稿

历史上唐朝如此强大最终覆灭的原因是:

1. 安史之乱;2.藩镇割据;3.朋党之争;4.宦官专权

唐朝618年建立,907年灭亡,唐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统一时间较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政治清明、军事强盛、万邦来朝,开创了全盛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日趋衰败。唐王朝享国289年,共历21为皇帝。再强盛的封建王朝终有亡国之日,那唐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从以下方面分析一下:

1、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后期,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反唐叛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这场战争使唐朝实力大为下降,人口大量流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农民起义接踵而来,唐王朝已无力控制全国了。

2、唐朝后期的宦官擅权

唐德宗时期宦官开始显露势力,有的执掌军中大权,有的在朝廷上呼风唤雨,许多宦官成了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晚唐时期唐宪宗李纯竟是宦官所立,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位宦官所立的皇帝竟然是死于宦官之手,作为当朝天子,被身边太监所杀,实在是闻所未闻的事情。此时唐朝的宦祸严重程度已经超越了东汉的专权局面。唐朝乘着宦官的东风快速驶向灭亡。

3、唐朝士族与庶族的斗争

唐朝中期文人集团中士族与庶族的斗争称之为“朋党之争”,显示出士大夫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唐朝的官员主要由两类人组成,一是门荫入仕的官宦贵族子弟;二是通过科举出身的的官员。这两类官员明争暗斗,其中历时最长、斗争最为激烈的为“牛李党争”,这些毫无意义的争斗,严重削弱了唐朝的政治统治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