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父母呼应勿缓是什么意思

父母呼应勿缓是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4-07-28 18:33:05 来源:网友投稿

释义:”父母叫你的时候应该迅速回答“

全句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全句释义:”父母亲的叫唤,应该立即应答,不应迟缓,父母亲叫你做的事情,应该执行而不该懒惰对待,父母亲的教诲,需严谨听从,父母亲的责备,不能顶嘴,应该顺承“

弟子规简介如下: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该句所在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白话释义为:

1、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2、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3、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

4、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

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

5、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6、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

7、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

8、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和德行无端受损,更不要去做那种伤风败俗,自污名声,自贱德行的事情。

9、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对我们态度不好,批评我们,埋怨我们,或者恶声恶气,厌恶我们,憎恨我们,打骂我们,甚至动刀动枪杀害我们,还能对父母心存孝意,才是难能可贵。

10、如果自己认为父母有过错,应该努力劝导父母改过向善,以免父母铸成更大的错误,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不过要注意方法,劝导时应该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说话的时候应该语气轻柔。

11、如果自己劝解的时候,父母听不进去,不要强劝,应该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再规劝,别跟父母顶撞徒惹父母生气,还达不到规劝的效果;

如果父母不听劝,又哭又闹,就暂时顺从父母;如果把父母劝恼,生气责打自己,不要心生怨恨,更不要当面埋怨。

12、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应该尽力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13、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14、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