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增溶剂与增溶质的区别

增溶剂与增溶质的区别

发表时间:2024-07-28 18:52:22 来源:网友投稿

增溶剂

增溶剂是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增溶是指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增溶剂的性质、增溶质的性质、增溶剂HLB值、温度、增溶剂的用量等均是增溶效果的影响因素。 存在表面活性剂胶体粒子的条件下,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称为增溶。用于增溶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如甲酚的溶解度在水中仅3%左右,但在肥皂溶液中却能增大50%(即甲酚皂溶液),此处的肥皂即是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对于以水为溶剂的药物,增溶剂的最适HLB值为15 18。常用的增溶剂有聚山梨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等。

增溶质

因乳化剂胶束发生的溶解现象称为增溶作用。在超过CMC的水溶液中加入的乳化剂全都形成胶束,胶束的内部是乳化剂的亲油性部分,外侧则排列着亲水基团。此时若向该体系中加入不溶于水的烃类物质,则有可能形成透明而稳定溶解的体系。这种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叫增溶。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叫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叫增溶质。其中CMC表示临界胶束浓度即开始形成胶团时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