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言语功能评估使用方法
(一)发展历史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简称S-S法。是日本音声言语医学会语言发育迟缓小委员会以语言障碍儿童为对象,于1977年开始研制试用,到1989年正式更名应用。在1991年引进中国;
2001年正式应用于临床。
(二)定义
S-S法是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评定的,在此检查法中对“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促进学习有关的基础性过程”、和“交流态度”三方面进行评定,并对其语言障碍进行诊断、评定、分类和针对性治疗。
(三)适用人群
语言发展年龄在1岁半到6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症也可以参考应用。但不适合听力障碍导致的语言障碍。
(四)检查内容
检查内容包括“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基础性过程”、和“交流态度”三方面。
1.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包括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对事物、事态理解困难;第二阶段-事物的基础概念,其中包括三个小阶段:2-1机能性动作、2-2匹配、2-3选择;第三阶段-事物的符号,其中包括两个小阶段:3-1手势符号、3-2言语符号;第四阶段词句、主要句子成分,其中包括两个小阶段:4-1两词句、4-2三词句;第五阶段词句、语法规则,其中包括两个小阶段:5-1语序、5-2被动语态。
2.基础性过程包括:放入小球、延迟反应、图形辨别、仿搭积木、描画和听记忆广度测试
3.交流态度包括:对他人行动的注视、视线、对他人的指示、问候、招呼的反应、对他人的表达、感情起伏的表面、询问-回答的关系、特征性言语。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