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诗词曲的定义

诗词曲的定义

发表时间:2024-07-28 20:46:17 来源:网友投稿

1、诗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

诗是普遍的艺术,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它源于宗教。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

2、词

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3、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所以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所以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