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临渴掘井典故出处

临渴掘井典故出处

发表时间:2024-07-28 21:10:01 来源:网友投稿

临渴掘井(拼音:lín kě jué jǐ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成语出处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昭公因年轻幼稚,听信谗言,激怒了季氏、叔孙氏、孟氏三大家族,三大家族联合起来率兵攻打昭公,昭公所以而出逃到齐国。

齐景公热情地招待了他,并问他:“你还这么年轻,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地步呢?”

鲁昭公叹了一口气说:“以前也有很多人拥护我,我却没有善待他们;也有很多人向我劝谏,我却从来都不听。以至于到如今,朝野上下都没有人肯辅佐我了,我身边全是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

齐景公听了他的话,觉得很有警示作用,就问齐国大夫晏子:“要是我帮鲁昭公回国,他会不会成为一个贤明的君王呢?”

晏子摇了摇头说:“我觉得不会。只有愚蠢的人才总是后悔,认为只要再来一次,他就会变聪明。一个人被水淹了才去打听镗水的路线,迷失方向后才想起来问路怎么走,这就好像敌军攻到城外才急忙铸造兵器一样,临渴掘井,再快也来不及了。鲁昭公已经失了人心,鲁国又大乱,就算他想挽回又能怎么样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