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为什么叫临夏

为什么叫临夏

发表时间:2024-07-28 21:16:48 来源:网友投稿

“临夏”这个名称并不遥远,使用时间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从古至今临夏的地方名称有过很多变化。

在奴隶制时代,临夏一直是周代羌族罕羌侯的封地。秦统一全国后,置枹罕县,县址在今临夏县双城村,后来,城址沿大夏河谷地带,由西向东,几次迁址后,最后才定在今天的这个地方。

北朝前凉太元二十一年,前凉君主张骏将前凉版图分为凉州、沙州、河州,这就是河州最早的建制。

古时临夏还有其他称呼:乌州(唐朝)、安乡郡、凤林、米州、晋兴等。

民国二年(1913年),改河州为导河县,属兰山道,名称来自《尚书》“导河积石”。

因为据说导河与“导祸”音相近,听着不雅,故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将之改为临夏县,顾名思义,就是临近大夏河的意思。

但大夏河这个名称,却是一个误会。是明代的古人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大夏河在明代之前一直叫做白石河、漓水。最早是叫白石河或太峙河,白石河名称来源有二。一是太子山当时叫做白石山,从太子山流出的河叫白石水;西汉昭帝时,在双城设白石县,所以大夏河一度时间成为白石河。两汉以后在水经注中,又称为漓水了。所以很长时间内,大夏河一直官方的名称是“漓水”。但是明代地理书籍《一统志》在标注漓水时,将百里之外的广河县的大夏水,标注到漓水的上面,从此,“漓水”消失了,大夏水代替了漓水,就成为了今天的大夏河。广河县一带在西汉昭帝时也设立了大夏县,后来又有定羌驿的称呼,附近的河当时被称为大夏水,在这一误注后,大夏水也消失了。代而出现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大夏河了。

岁月沧桑光阴荏苒,对于我们这样在当时较为僻远的地方,因为史家的疏忽大意,我们这个地方的称呼也显得屡经变化。“大夏河”的称呼虽是个误称,但由此而起的名称“临夏”虽然因误会而产生,却是一个美丽的名称,为我们大家所喜爱。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