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起平收式和仄起入韵式有什么区别
仄起平收是一种写诗或写对联的格式,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对联的上联必须是仄声结尾,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
仄起平收
七律的平仄基本格式是:(平是古声里的平声,仄是古声里的上去入声,是不平的意思)
仄仄平平平仄仄(甲)(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乙)(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丙)(平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丁)(仄起平收)
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也有四种: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
仄起平收
仄起平收。又称为“入韵仄起式”。就是说首句的第二个字是仄声(仄起),首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入韵)。这种格式又叫“入韵仄起式”。所以首句必须取“丁”,接着就是“乙、丙、丁”,再后面就是“甲乙丙丁”。
例一李商隐《无题》
仄仄平平仄仄平(丁)昨夜星辰昨夜风,
平平仄仄仄平平(乙)画楼西畔桂堂东。
平平仄仄平平仄(丙)身无彩凤双飞翼,
仄仄平平仄仄平(丁)心有灵犀一点通。
仄仄平平平仄仄(甲)隔座送钩春酒暖,
平平仄仄仄平平(乙)分曹射覆蜡灯红。
平平仄仄平平仄(丙)嗟余听鼓应官去,
仄仄平平仄仄平(丁)走马兰台类转蓬。
在这首七律中,首句的第二字是“夜”,仄声,所以叫“仄起”。首句的最后一个字是“风”,平声,所以叫“平收”。平收的句式是押韵的。这首诗的韵是“风”、“东”、“通”、“红”、“蓬”。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