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黎民和百姓是一个意思吗

黎民和百姓是一个意思吗

发表时间:2024-07-28 21:54:10 来源:网友投稿

黎民和百姓在一起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就是普通的百姓。但是在上古时期,“黎民”和“百姓”它两个的意思是不一样的。“黎民”指的是奴隶身份的人,而“百姓”指的就是贵族身份的人。所以在最一开始“黎民”和“百姓”都不是指普通老百姓。

分别来看一下它们各自都代表着什么吧。

黎民:在远古时期的时候,黎民是指九黎族的族民,在逐鹿之战以后,黎民就成了“奴隶”的意思。相传之前的九黎族是九个部落的联盟,它分为81个氏族,也就是有81个首领,而他们共同的首领是蚩尤,蚩尤是一个非常勇猛善斗的部族。在当时蚩尤带领着九黎族,会经常的欺负炎帝族的族民。后来炎帝族就联合了黄帝族一起,在逐鹿与九黎族开始了大战,结果就是蚩尤战败被杀了,而被炎帝族和黄帝族俘获的九黎族族民,从这也就被称为了“黎民”,他们的身份就是奴隶。再后来九黎族瓦解之后,“黎民”就并入了“炎黄子孙”中,慢慢的也被同化。

而“百姓”一词就是代表了炎黄子孙,因为当时炎黄这两个部落是为了打败蚩尤而临时结盟到一起的,所以它们两个之间的联盟关系并不是很牢固。时隔不久之后,这两个部落就开战了,最终炎帝族失败了,于是皇帝就统一了这两个部落。但是这两个部落的都是有氏族组合成的,而不同的氏族的姓氏也是不一样的。据统计来看两个部落的人加在一起有一百多个氏族,所以当时炎黄子孙又被称为“百姓”。

到了战国之后,奴隶制就消亡了,封建制度就建立起来了,平民阶级也从而开始走向了社会的管理层,贵族阶级也就逐渐的没落。然后姓氏也在平民中广泛产生了,慢慢的人平等化之后,才把所有的百姓统称为“黎民百姓”。老百姓是从西周开始对百姓的一种称呼。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