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类的成语有十个
杀身成仁 、舍生忘死 、前赴后继 、以身报国 、舍身求法 、视死如归 、大义灭亲 、正气浩然 、浩气凛然 、 忠孝节义 、忠肝义胆。
1、杀身成仁 【shā shēn chéng rén】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舍生忘死 【shě shēng wàng sǐ 】
【解释】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3、前赴后继 【qián fù hòu jì 】
【解释】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 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出处】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4、以身报国 【yǐ shēn bào guó】
【解释】把身体献给国家。 指宁愿为国家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
【出处】《魏书·辛雄传》:“卿等备位纳言,当以身报国。”
5、舍身求法 【 shě shēn qiú fǎ】
【解释】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6、视死如归【shì sǐ rú guī】
【解释】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
7、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
【解释】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8 、正气浩然 【hào rán zhèng qì】
【解释】正大刚直的气势。
【出处】《金瓶梅传奇》第二回:"铿锵话语,浩然正气,使世贞为之所震,沉思良久,附耳低低说出一番话语。"
9、浩气凛然 【 hào qì lǐn rán】
【解释】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10、 忠孝节义【zhōng xiào jié yì 】
【解释】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