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诗词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诗词

发表时间:2024-07-28 22:16:58 来源:网友投稿

冒: 冒犯。韪: 对,是(常与否定词连用)。干了天下最错误的事。语出《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春秋初期位于今河南省中部的郑国和息国相邻,都是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它们与周室同宗,都姓姬。公元前712年,息国的国君因为一些小事,竟派兵攻打郑国。有人认为息国这么干必然会导致灭亡。因为它犯有五大错误: 一是没有判断这次出兵是否正义,二是没有权衡自己的力量,三是没有想到与自己同姓的亲戚应该和睦相处,四是没有分清是非曲直,五是没有审察自己的过错。息国存在这五个致命弱点,自己却一点也没意识到,毫不醒悟。结果息国遭到惨重失败,息君狼狈逃回。后来息国终于被强大的楚国灭掉。

“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由这一史实概括演化而来的。现多用以说明公然敢干普天下认为最大的错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