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腊月二十三天空打雷又下雨有什么征兆

腊月二十三天空打雷又下雨有什么征兆

发表时间:2024-07-28 22:28:31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民间有关气象方面的谚语,并无腊月二十三打雷又下雨有什么征兆之说。

可以例举一些民间气象谚语如下:

(1)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2)顶看初三,下看十八(每月初三日与十八日若有雨则会继续下)。

(3)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则至清明,这段时间雨最多)。

(4)春寒雨多,多寒雨散(春天若天气寒冷,雨水必定多;但冬天天气寒冷,雨水必定稀少)。

(5)春黑、冬白,雨仔泄泄(春天满天布黑云,冬天满天白云,则细雨长绵不停之意)。

(6)早春晚播田(立春之日如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也)。

(7)春雾暴死鬼,夏雾遭大水(观早晨之雾来卜晴雨)。

(8)春南夏北,无水磨墨(春天若发南风,夏天若发北风即晴)。

测天歌春雾暴死狗,夏雾涨大水。

罩雾罩得密披蓑戴斗笠。

露人见晴天露多报丰年。

春寒雨绵绵夏寒火烧天。

清明起南风禾田必大丰。

夏至东南风六月水横行。

早晨一声雷雨不过午时。

夏天西北雨落不过田埂。

小暑雷公叫鱼虾水坝跳。

雷打小暑头七月水波飘。

天天钩钩云三日雨淋淋。

天空马尾云大雨即来临。

天空起舞浪地面水满塘。

天上铁钻云地面雨滩深。

天上瓦块云日头晒死人。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日月如带枷无风雨也下。

朝霞伞出门晚霞顶天行。

傍晚天发黄大雨打崩塘。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久雨闻鸟声不久就天晴。

无雨顶山光有雨亮四方。

下雨天边亮还要下一丈。

霜雪又加雾旱得受不住。

节气丰稔歌:正月:岁朝宜黑四边天,火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谚语:大年初一发南风,屋檐底下捞虾蚣。

春寒多雨水春无三日晴。

最喜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正月逢三亥湖田变成海。

立春占验歌:先天与后天,不必问神仙。

但看立春日甲乙是丰年。

丙寅遭大旱戌已损田园。

庚辛人不静壬葵水连天。

雪打正月节二月雨不歇。

二月: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处处棉花豆麦宜。

谚语:二月二打雷,稻麦要重锤(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这一天若打雷,卜早期稻麦丰收)。

雨打五更日晒水(即五更忽然下雨,中午必晴)。

一点雨一个灯,落到明朝也不晴(即一点雨水一个泡,落到明天早上也不会停,继续有雨)。

十二月:初一东风六畜灾,若逢大雪旱年来。

但逢此日晴明好,下岁农夫大发财。

谚语:

1、雨打梅头,无水饮牛。

2、腊月有雾,无水做酒醋。

3、十二月南风现报雨(十二月间若发南风,则马上有雨下)。

4、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大寒日不冷,可卜人畜多疾之情)。

5、罩雾罩不开,戴笠披雨衣(观早晨之雾,若久久不散,往往变雨,农夫下田不得,不披雨衣)。

6、送神风,接神雨(十二月二十四日是诸神上天的日子,这是若发风,则下年正月初四接神下凡是则会下雨之卜测)。

(其它月份略) 另外民间有传说:腊月二十三祭灶 这里所说的“灶”,是指灶王爷。

关于灶王爷的传说,大致有二:

一是说灶王爷本是健人氏。

缝人氏钻木取火,开创了中华民族熟食生活的新纪元,后人为了纪念他,称他为灶王,年年祭灶,馨香祷祝,第二种传说是,灶王爷本为夭上星宿,因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担任九天东厨司命,掌管各家祸福,记下善举与恶行,到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案报,至除夕之夜再返回人间,踢福或惩恶。

于是便有腊月二十三辞灶和除夕接灶的习俗。

获阴民间信奉第二种传说,接灶没有什么特殊仪式,这里单说“辞灶”。

早在腊月二十三前几天,就把厨房里张贴灶王爷画像的地方侧洗一新,这叫给灶王爷“洗脸”,再到集上请(说“请”不说“买”)来灶王爷画像。

腊月二十三晚饭后,把面像临时钉在洗过脸的地方(这时离除夕还有七八天时间.还不正式张贴画像)。

在画像前摆一香案,摆上菜、酒、火烧及各种供品。

值得注意的是,过年祭祖、敬神主要食品不是馒头就是水饺,唯独辞灶时给灶王爷吃的是火烧,这可能是灶王爷上天庭路途遥远,火烧这种食品水份少,不至于在路上早早饥饿。

辞灶仪式开始,全家人集中在厨房里在灶王爷前肃立,先由家长焚香烧纸,焚香烧纸时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说,这一年在灶王爷的关照下,人口平安,五谷丰登,希望灶王爷到天庭对玉皇大帝多加美言,回来后广降吉样,焚香烧纸毕,全家叩头。

辞灶时香案上摆的其他供品还有山楂、柿饼、红枣和麦芽糖(麦芽糖做成圆形饼状,俗称糖瓜儿)。

山楂、柿饼与红枣是蒙阴的土特产,做为一家之主的灶主爷理应享受,但为何要吃糖瓜儿?据说是因为糖瓜儿特粘,这样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至于在玉帝面前信口雌黄。

这当然是从朴素的农民意识中产生出来的小聪明,试想,灶王爷的嘴被封住了,不能说话,那“上天言好事”岂不也落空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