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代江姓的起源

古代江姓的起源

发表时间:2024-07-28 22:35:10 来源:网友投稿

【江姓起源】 江姓起源有三:

1、出自嬴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伯益的后代。

据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记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

颛顼为古帝名,是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之孙;元孙即玄孙,颛顼的玄孙伯益,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他避居箕山之北(箕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

伯益的后代大约于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国。

据考证古江国的国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附近。

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最后被楚国灭掉。江国灭亡后其子孙流落各地,并“以国为氏”,将江姓世代承袭了下来。可见江氏是伯益的后代,因其始祖伯益为嬴姓,故江氏源于嬴姓。

2、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饿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今广东省翁源县东),后以邑名"翁"为氏。

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个儿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

其中次子处恭,分姓江,其子孙也姓江。

3、江姓还有一支是姓萧的改姓的,唐代萧氏因败于黄巢,怒而指江为姓,后裔主要聚于江西婺源江湾。 【江姓变迁】 因为江氏发源于河南正阳,所以早期主要是在河南发展繁衍。

亡国后的江氏子孙,先从正阳向北逃到淮阳(今属河南),后又迁至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并在此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故江氏以“济阳”、“淮阳”为郡号。

据记载江国灭亡后,还有一部分江国子孙逃到齐(今山东临淄一带)。

此后江姓在河南、山东立足后,又向四处繁衍发展,迁播到全国各地。

唐初江姓人迁到福建落籍;宋代,江氏大规模南迁到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明清时期有的江氏族人跟随郑成功入台湾,在台湾定居,后来又有人移居海外。 在中国历史上,江姓名人辈出,如汉代以传授《诗经》、《谷梁春秋》闻名的大江公;因精于《诗经》被誉为“鲁诗”之宗的江翁;西晋人江蕤,任谯郡太守,其子湛,官侍中、吏部尚书;南朝时人江淹,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梁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以文章见称于世,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遂有“江郎才尽”之典故;南朝梁时考城人江革,任御史中丞,敢于弹劾权贵,以廉洁见称;南朝陈时的文学家江总,历仕南朝梁、陈、隋三朝,陈时官至尚书令;宋朝人江参,擅长山水画,存世作品有《千里江山图》等;清朝人江永,精研音韵,兼通历算地理,考释古代名物制度多有创见;清朝江苏元和人江声,精于训诂,著有《尚书集注音疏》;其孙江沅,著有《说文释例》、《说文解字音韵表》;清朝江苏人江藩,博综群经,精于训诂,旁及诸子佛老,著述颇丰;清朝还有诗人江湜、音韵学家江有诰、将领江忠源等。 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六 据资料考证,江姓在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79位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