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醴陵在古代的称号是什么

醴陵在古代的称号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28 22:54:41 来源:网友投稿

醴陵城区历有醴陵、醴泉、城关之称。

秦置湘县(今长沙),醴陵乡为其所辖。《醴陵地名源流考释》认为:以取山陵下漉水(今渌水)善酿甜酒,奉祀祖宗、山川神灵而得名。汉高后四年(前184),封长沙王相刘越为醴陵侯,食邑600户。侯城在原转步乡(今板杉镇)。东汉建武元年(25),分临湘县(今长沙)东南境,置醴陵县,属长沙郡。县治与侯国同治一地。约在东汉延平元年(106),至东汉延光三年(124)间,因经济发展,人口大增,贸易日繁,再加上地势局促,遂将县治迁于今治。

宋代以前醴陵县治处称名无考。宋代至清末现醴陵城区,皆有辖境,习称醴泉镇。

醴,为战囯时扬越人取漉水酿糯酒嫁女习俗有关。泉,多指地表渗涌的水。唐元丰《九域志》始载“醴泉”地名。《名胜志》释为“治北有陵,陵下有井,涌泉如醴,因以名县。”这是明人臆断无据之言。但是醴泉自唐代得名后,也历为醴陵名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