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闹钟效应

闹钟效应

发表时间:2024-07-28 22:56:43 来源:网友投稿

为了帮助孩子生活自立,特意买了闹钟,手机上也设置了闹钟,自己还经常当人工“闹钟”,不断地在提醒,可是孩子们独立生活的习惯还是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闹钟响得越厉害,孩子仿佛越听不到,越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因为这样的“闹钟效应”已经培养了他/她的依赖性,一旦没有“闹钟”,他们更不习惯。那要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

学过性格分析的人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是不同的,孩子也是如此。动作磨蹭反应比较慢的孩子多半以S型为主。S型的性格特征就是行动迟缓,做事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如果遇到像Debbie那样D型的妈妈,就会忍不住去催促孩子,但S型的孩子是越催越慢,催促到最后就变成妈妈生气、孩子委屈。

其实S型的小孩也有很多优点,比如做事细致、有耐心,你去看幼儿园里的S型小朋友,他们虽然动作慢,但衣服穿得最整洁、被子叠得最整齐、饭吃得最干净,只是你需要给他/她足够的时间。所以我们家长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既看到他们的优点,也接纳他们的不足,然后我们再以平和的心态去帮助S型孩子做好自我管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