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学校德育的历史形态和特点

学校德育的历史形态和特点

发表时间:2024-07-28 23:00:19 来源:网友投稿

德育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民族或文化中演绎的轨迹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我们做粗线条的描绘,德育的历史形态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习俗性德育

习俗性德育是在学校教育产生以前存在于原始社会中的德育形态。

从总体上看原始社会的德育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在原始社会,维护氏族、部落的团结或存在是整个社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道德教育作为调解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成为维护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时的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并具有人人参与的全民性。第二在原始社会,由于劳动、生活、教育是一体的,道德教育以培养年轻一代对神灵、首领的虔敬,对年长者的尊敬,对氏族与部落的责任的理解,对原始宗教仪式的掌握,以及形成其他社会习俗所鼓励的道德品质等为主要目标。所以德育是在习俗中存在并以习俗的传承为主要内容的。如儿童通过日常生活以及参加宗教或节庆的仪式、歌舞、竞赛等形式接受道德教育。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希腊人歌颂诸如虔敬、好客、勇敢、节欲、自制等品德,而其中最受重视的是虔敬和孝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