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何以消夏短句

何以消夏短句

发表时间:2024-07-28 23:16:20 来源:网友投稿

1.南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徐陵被贬谪回乡,依然不改旷达的胸怀与恬淡的意趣,写下了一首绿意葱茏、凉气悠悠的《内园逐凉》诗:

昔有北山北今余东海东。

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

狭径长无迹茅斋本自空。

提琴就竹筱酌酒劝梧桐。

诗人在高树繁花环绕的自家庭院纳凉消夏,伴着青竹抚琴,对着梧桐饮酒,怡然自得,悠哉游哉。

2.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则喜欢坐在高高的亭子里纳凉消夏,怀念远方的故友: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月儿爬上了东山岗,诗人披散开头发,开窗闲卧,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忽想抚琴弹曲,可在这静静的月夜又有谁来欣赏呢?想念遥遥千里之外的故友,不觉幽梦轻轻地浮了上来.....

3.中唐诗人戎昱也喜欢纳凉消夏:

《骆家亭子纳凉》

江湖思渺然不离国门前。

折苇鱼沈藻攀藤鸟出烟。

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诗篇。

莫怪侵星坐神清不欲眠。

诗人童趣盎然,穿着凉爽的夏衣,一会折了苇叶逗弄水中的鱼儿,一会攀爬藤木招引树上的鸟儿,品酒吟诗,自在逍遥。

4.唐代诗人白居易倒是沉得住,他奉行“心静自然凉”的消夏理念,既然不能强行与大自然抗衡,那就修身养性,潜心静气也可避暑。他作《消暑诗》曰: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诗人独坐院中,平心静气,凉意顿生,迎着临窗的习习清风而悠然自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