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谁能告诉我白居易《不出门》诗句的注释

谁能告诉我白居易《不出门》诗句的注释

发表时间:2024-07-28 23:28:29 来源:网友投稿

唐 白居易《不出门》一 不出门来又数旬,将何销日与谁亲。

几十天没有出过门了,平时怎么消磨时间,跟谁亲近呢? 鹤笼开处见君子,书卷展时逢古人。无聊了就打开笼子放仙鹤出来玩,欣赏它高雅挺秀的姿态,仿佛面对君子。或者看看书跟古人碰撞下思维,增加知识。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这样的生活和爱好能够静心,心静了,自然延年益寿。而且没有太多的物欲和烦忧,于世无求,与世无争,精神就得到了休息和恢复。能行便是真修道,何必降魔调伏身。白居易信佛这里用释迦牟尼严正心灵,来降伏心魔的典故,说只要能做到减少自己的欲望,简单自己的生活,清静无为,就是在修道了,不必非要强调战胜多少心魔之类,身心静,心魔自然没有。《不出门》二 弥月不出门,永日无来宾。有一个月没有出过门了,整天也没有客人来。食饱更拂床睡觉一颦伸。整天不出门也不用待客,诗人过着吃饱就睡的幸福生活。吃饱就铺床睡觉,“睡觉”的“觉”是睡觉睡醒的意思,念“jue”,睡醒了伸伸懒腰。轻箑白鸟羽新簟青箭筠。诗人在家生活很舒适自在,估计是夏天,他摇着白色鸟羽做成的轻便羽扇,躺在新竹凉席上乘凉。箑是扇子的别称,簟是席子,青箭筠就是新竹的青皮。方寸方丈室空然两无尘。古人说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方丈”后来指寺庙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这里诗人用以比喻自己在闲居中得到清净,借这个空闲自省感悟,使心灵得到了洗涤打扫,方寸心灵的清净,就像方丈居室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一样。披衣腰不带散发头不巾。继续写不出门的好处,古人特别是读书人和官吏,无论出门或待客,都是非常讲究衣冠礼仪的,衣冠不整视为对人不敬,没礼貌没德行,后果很严重。现在诗人不见客不出门见人,可以很随便了,披个衣服不用系腰带,头发也不束,不用戴头巾戴帽子什么的,大夏天的,真是太舒服了。袒跣北窗下葛天之遗民。不但不用束带戴冠,诗人还敞着衣服(或者光着膀子),露着肚子,这个是王羲之独创的名士派头,具体事迹你可以参看“坦腹东床”的成语注释,跣就是打赤脚,都是很原生态的,又凉快又自在还亲近自然,诗人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返璞归真了,仿佛传说中上古的葛天氏遗民,葛天氏是个很有名的原始部落,不但老百姓活的很快乐,礼乐还很发达,是无数文人向往的乐土,比如陶渊明也在《五柳先生传》里说过自己像葛天氏遗民。一日亦自足况得以终身。这样逍遥自在的小日子,就算过一天,也能让人心满意足了,何况我这辈子都能这样终老了,更得乐死了。不知天壤内目我为何人? 但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中,读书仕进、结交游历、追求名利、讲究礼仪道德等才是正途,诗人这种懒散自由的举动还是属于异类的,就是不知道世人对此是怎么看的,是羡慕还是嫌弃,是觉得诗人是高人还是疯子了。完全原创写了半天,希望对你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