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芒字的演变过程

芒字的演变过程

发表时间:2024-07-29 01:13:35 来源:网友投稿

字源演变过程

芒字最早见于楚系简帛,会意字。从艸(艹),亡声,篆书之形像草,表示芒是草的尖端;从亡,亡有失义,表示芒细微似有若无;亡(wáng)兼表声。

本义是草的尖端。引申为植物的细刺。篆文字形与古鈢字形相似。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艸”写成“艹”,将篆文字形中的下半部分写成“亡”。楷书继承隶书字形。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芒的字源演变图

芒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拼音

máng

名词

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

awn

芒茅(茅草的一种)

芒,草耑也。——《说文》。徐锴曰:“谓麦谷为芒种是也。”

光芒

ray

芒炎(星星的光芒)

扬芒熛而绛天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一种多年生大草本植物秋天开花,黄褐色

Chinese silvergrass

芒草(又名莽草。形状像石楠而叶稀,有毒)

通“铓”。毫末;锋刃

blade

芒锷(锋芒。比喻人的锐气)

芒刀不顿。——《汉书·贾谊传》

形容词

广大;众多

vast;numerous

芒荒(大荒。辽阔的荒野)

茫茫其稼。——束晳《补亡诗·华黍》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莫郞切《集韵》《正韵》谟郞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