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浣溪沙中子规啼的典故

浣溪沙中子规啼的典故

发表时间:2024-07-29 01:20:33 来源:网友投稿

萧萧暮雨子规啼。

宋·苏轼《浣溪沙》

[今译] 傍晚时分,细雨萧萧,杜鹃声声。

[赏析]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词人游蕲水(今湖北浠水县)清泉寺,触景生情,写下此词。此句写暮雨写子规(即杜鹃),声韵优美,情致凄婉,令人陶醉。萧萧同萧萧,形容雨声。在淅淅沥沥雨声中,传来杜鹃声,此时的感情真不可思议。秦观《踏莎行》云:“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王国维的评语是“凄厉”。这里时间相同,都是在晚间,但又多了细雨,则更为凄厉了。

[原作]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