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说明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以及喜欢它的原因

说明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以及喜欢它的原因

发表时间:2024-07-29 01:45:30 来源:网友投稿

悯农二首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喜欢它的原因:它告诉了大家,我们粮食的来之不易,让我们珍惜每一粒米饭,不浪费粮食。进而告诉大家,要去珍惜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来之不易的东西,不要失去以后才知道它的珍贵,要珍惜眼前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犹:仍然。⑹禾:谷类植物的统称。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赏析: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