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紫金郑氏来历

紫金郑氏来历

发表时间:2024-07-29 02:02:54 来源:网友投稿

一、姓氏渊源郑氏本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嫡裔。春秋时周宣王胞弟友,公元前806年分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称郑桓公。周幽王时任司徒。桓公见西周将亡,便把财产部族、家属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和郐之间,为建立郑国打下基础。后来郑匡立,郑武公即位,先后攻灭郐和东虢,建都新郑(今属河南)。相传十四代历时431年,公元前375年为韩所灭。子孙播迁陈宋之间,以国为姓,称郑氏。郑(桓公)友为郑氏大始祖。

二、迂徙史略郑氏先民相传数十代后,或任官,或避战乱,不断辗转北方各省,后纷纷向南方迁徙。唐宋年间三(状)元十(宰)相,最为鼎盛,但迁徙更加广泛。传至宋朝宰相郑清之(郑桓公之七十世孙),生于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浙江省鄞县人。

24岁官至端平殿大学士,理宗淳祜四年(1244年)受封卫国公,因谏君被贬至福建省永定县为枢密史,郑清之带上萧氏夫人儿子郑子铸,在永定县定基立业。

郑氏先民相传数十代后,或任官,或避战乱,不断辗转北方各省,后纷纷向南方迁徙。唐宋年间三(状)元十(宰)相,最为鼎盛,但迁徙更加广泛。传至宋朝宰相郑清之(郑桓公之七十世孙),生于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浙江省鄞县人。

24岁官至端平殿大学士,理宗淳祜四年(1244年)受封卫国公,因谏君被贬至福建省永定县为枢密史,郑清之带上萧氏夫人儿子郑子铸,在永定县定基立业。后官复原职但郑清之己无意于仕途,与门人密友徜徉山水间,著书立说,著有《安晚集》以娱晚景。故有“郑氏为周室宗亲,衍天潢于玉牒,作相封王,著书立说”之传。郑清之为闽粤之始祖。

三、迁入紫金概况。明代时郑清之的曾孙郑唐杰、郑唐举、郑唐彦三支后裔,相继由福建省永定迁入紫金各地开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