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扬州慢词的下片为何写杜牧

扬州慢词的下片为何写杜牧

发表时间:2024-07-29 02:27:09 来源:网友投稿

词的下片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昔日扬州城繁华,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城不朽的诗作。可是假如这位多情的诗人今日再重游故地,他也必定会为今日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心。

杜牧算是个俊才情种,他有写“豆蔻”词的微妙精当,他有赋“青楼”诗的神乎其神。

可是当他面对眼前的凋残破败景象,他必不能写出昔日的款款深情来。扬州的名胜二十四桥仍然存在,水波荡漾,冷峻的月光下,四周寂籁无声。唉,试想下,尽管那桥边的芍药花年年如期盛放,也很难有人有情思去欣赏它们的艳丽。

词人用带悬念的疑问作为词篇的结尾,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昔对比,催人泪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