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

发表时间:2024-07-29 02:46:06 来源:网友投稿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主要观点什么的先不说,我来谈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强调知识来源与外部刺激,并可通过行为目标来检查,控制学习效果,在许多技能性训练,作业操练,行为矫正中有明显的作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早期教育技术发展中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资料表明,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诞生是受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程序教育的影响。斯金纳认为教材应由一系列小步子组成,每个小步子都要求学习者有实际的反应。小步子是循序渐进的,可由学生自己控制进度。在循序渐进时,逐渐减少项目中的刺激,根据学习者的反应给予强化。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 ”的原理,并沿用至今。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还为计算机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研究方法上,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烟具得到的结论内部效度比较高。

缺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缺点在于只强调外部刺激,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否定意识,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主观能动性。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虽然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是这样演示很多,互动很少,学生被动地接受,很少能够参与,这种教育方式刻板不灵活,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

在某种意义上,行为主义是应试教育的理论保护伞。因为应试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好坏的标准,这就正好利用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为之解释,而行为主义的重复操作思想也加剧了应试教育的不良倾向。这种现象的出现都与“行为主义的学习是操作,操作就能掌握”的指导思想有密切关系。行为主义的缺点和负面影响,其一,理论起始于对动物的研究。动物与人类的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任何重要的质的区别?其实,人类的行为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低级行为和高级行为。前者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的,后者是人类特有的。这就表明了人类与动物之间有重要的质的区别。如果说动物不能作出判断,只能视为黑箱,通过刺激——反应来研究的话,对人的学习持完全一样的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