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有哪些名言京剧有什么名言京剧

有哪些名言京剧有什么名言京剧

发表时间:2024-07-29 02:51:13 来源:网友投稿

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当场一字难。当场不认父。千学不如一见。一清二混三不见(无根底对付的结果是:第一次尚可,第二次模糊,第三次忘没了)。技要稳准狠。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以上摘自《齐如山回忆录》,中国戏剧出版社,齐如山著)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学问学问多学多问。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山高勤为径艺海苦作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在人前夺萃,必须人后受罪。演员四字诀:学(模仿)、会(功夫到手)、通(融会贯通)、化(再创造)。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南昆(昆山腔)、北弋(弋阳腔)、东柳(柳子腔)、西梆(梆子腔)。识才善教人出众,盲目授徒贻误人。园丁血汗育蓓蕾,赏花须谢育花人。集众家之长补自身之短。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语)。台上讲戏格台下讲人格。救场如救火。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会看戏的看门道,不会看戏看热闹。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寓理于情。

气乃声之源气为音之帅。一偷气二换气,三运气,四喷气。大换气小偷气,不蛮喊,留余地。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上丹田(头腔、鼻窦上两眉之间)发声共鸣点,中丹田(肚脐、上腹部、横隔膜)气息支持点,下丹田(肚脐下三指小腹)提气发力点。声腔三要素:吐字、行腔、气口。

擒字如擒兔每字圆如珠,一字走了调,满盘都是输。既要将字咬准,又莫将字咬死。不要音包字而要字带音。不吃字不嚼字,不裹字,不割字。唱戏吐字不清,犹如钝刀杀人。字似骨头韵若肉,板如老师是节奏。咬字头送字腹,收字尾。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力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唱是一条线不要一大片,若是一条线,音清整稳远;若是一大片,音噪乱散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明曲情达其意,明戏理,知戏情。演员不动情观众不共鸣;演员不动情,观众不同情;演员不动心,观众不入心;演员不动神,观众便走神。不能千人一面,千歌一曲;力求一人千面,一曲多变。有情没理戏演歪,有理没情戏演干。饱打饿唱。

音散、音暗多喊“咿”,音紧、重喉练“啊”音。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练嗓保嗓,都贵有恒;由低到高,量力而行;五音饱满,唱出剧情。(此48字为梅兰芳练声保喉经验)

有板若无板无板却有板。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慢板不拖快板不赶,散板不散。

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节奏感人的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