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这个地名的来历
据史料记载乐山从三千多年前的开明故治以来,就以其山川形胜、优越的地理环境,成为川(蜀)南重镇,以至今日的川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历代县、州、郡、府、路、院、道、督察区、专区、地区、市均设治于此。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秦派兵南下灭丹犁,在蜀王开明故治地,以“此为蜀郡极南,平定南方,民得以安之意”置南安县,属蜀郡。南安县正式成为政区名称,南安也成了首个县治聚落名称。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发“西南夷”,分巴、蜀两郡地及新辟夜郎地,以“为防南越的屏障、门户之意”置犍为郡,南安县由蜀郡改属犍为郡。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于南安县地置平羌县,保定四年(564年)置平羌郡,郡县同治今乐山。北周大成元年(579年)“取其郡土嘉大”之意置嘉州,以领郡县,这是乐山称嘉州之始。隋开皇四年(584年)改平羌县名峨眉县,开皇九年改峨眉县名青衣县,次年改青衣县名龙游县。隋大业二年(606年)嘉州改名眉州,次年又改名眉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名嘉州,天宝元年(742年)嘉州改名犍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嘉州,并升置中都府。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龙游县名嘉祥县。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改嘉祥县复名龙游县,庆元元年(1195年)以嘉州为“宁宗潜邸”故升为嘉定府,此为嘉州改名嘉定并置府之始。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从成都路分置嘉定府路,治嘉定,至元二十年(1283年)罢嘉定府路,仍置嘉定府,至元二十二年复置嘉定府路,至元二十八年立四川行枢密院,治嘉定。明洪武四年(1371年)罢嘉定府路,仍置嘉定府,洪武九年嘉定府改名嘉定州,龙游县入州,嘉靖十三年(1534年),下川南道治地由叙州移嘉定,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嘉定州由下川南道改属上川南道,上川南道治地由邛州移嘉定。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废平定府,仍置嘉定州上川南道,州、道同治嘉定,雍正十二年(1734年),嘉定州升为嘉定府,同时以原嘉定州的直属区为其行政区域,新增设乐山县,为嘉定府治地,这便是称“乐山”地名之始。民国时期乐山为第五行政督察区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为乐山专区、地区,省辖地级乐山市驻地至今。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