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时刚吃过早饭是什么时间

古时刚吃过早饭是什么时间

发表时间:2024-07-29 04:29:54 来源:网友投稿

历史上的古人都是什么时间吃饭,一日几餐

话说在原始的狩猎-采集族群生活中,由于食物的产量多寡难以预料,他们的饮食也全无规律,有时能一天吃多顿到极饱,但另一些时候则一整天不吃饭。而在我国餐制的出现是在进人农耕社会以后的事。在那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先民以猎取野兽、采集野果为生,没有食物贮藏,过着住无定居、食无定时的生活。因而也就无餐制而言。而当社会进入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谷物和畜产品有了一定的储蓄,人们的食物有了相对的保障,才会逐渐形成与当时的生产和生活相适应的餐制。

据考中国的商朝时期,“商代人为两餐制,一餐是在上午进之,约当今7-9点间,称为‘大食’,一餐在下午,约当今15-17点间,称为‘小食’,两餐就食时间约定俗成,又被纳为时辰专名。”

先秦时期实行的是“两餐制”,即早饭和晚饭。早饭叫“朝食”,称为“饔”;晚饭叫“哺食”,称为“飧”。也就是“朝曰饔,夕曰飧”。时间上大概就是九点吃早饭,下午四点吃晚饭。而且早饭是最重要的主餐,而晚饭则吃的简单,吃的是早饭剩下的食物。所以早饭为“饔”,晚饭为飧。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夜宵。《战国策·齐策四》“管燕得罪齐王”条称:“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

秦汉时期普通人、甚至是低级别官员一天之中也是只吃两顿饭。而在贵族中间已普遍实行“三餐制”。在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里记载着“皆日三食,给薪菜盐炊食器席蓐”,当时淮南王刘长谋反获罪,汉文帝刘恒便仍然允许他享受王侯待遇,其中就包括允许一天吃三顿饭。隋唐时期一日三餐开始渐渐普及,开始出现了吃中午饭,但仅限于王公贵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遇上天灾都没得吃。

时间到了两宋时期下层的劳苦百姓人们还是普遍“每天仅早晚两餐,当然了官员士人概不例外”《宋人生活水平及币值考察》。直至明代常人仍多习惯两餐。明朝初洪武年间,宫中饮食相当俭朴,即使御膳,也只是在奉先殿日进二膳。

清朝时期根据清宫档案所藏乾隆南巡的膳单,乾隆帝每天只吃两顿正餐,分别叫“早膳”和“晚膳”。这种情况在近代中国仍极为普遍。话说在1875年有日本人注意到,在天津“各人饮食大概一日两次……与上海相同……”《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从种种当时记载来看,从西北到东北、江淮等各地,一日两餐是非常普遍的情形,其例不胜枚举,有不少地方甚至至今如此。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