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攻齐怎么没灭国
一、诸国退兵。在济西之战后,各国在取得一些地盘后,纷纷选择撤兵,没有进一步攻入齐国境内。比如说赵国大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楚国也是如此,“与秦、三晋、燕共伐齐,取淮北”。韩国、魏国、秦国连地盘都没占,就也班师回朝了。这就是说明一个问题,这些国家没有灭齐的意思,换言之,燕国的军队已经成为孤军。
二、齐人坚守。乐毅很快就攻入了齐国的都城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燕昭王非常高兴,加封乐毅为昌国君,让他接着攻略齐国境内的城池。在五年的时间里,乐毅拿下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此时的齐国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只剩下莒、即墨两地。可是齐国的人们并没有放弃,他们依然坚守城池,继续与燕军作战。
三、昏君即位。就在乐毅集中力量攻打莒、即墨时,燕国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直接改变了这场战争的结局!公元前279年,燕国历史上最贤明的国君燕昭王病死。在燕昭王即位前,燕国爆发内乱,同时遭遇齐国的入侵,几乎走到了亡国的边缘。正是由于燕昭王励精图治,引用贤才,燕国才得以强盛。但是接替燕昭王的却是一位昏君!
四、君臣嫌隙。燕昭王的继承人是他的儿子燕惠王,虽然他的谥号是“惠”,可是他一点也不贤惠。在燕惠王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和乐毅存在矛盾,在成为国君后,他对乐毅更是非常不信任。假如燕惠王能够像他的父亲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那么他和乐毅的关系也不至于走向决裂,但是燕惠王毕竟不是燕昭王,他实在是太昏庸了!
五、乐毅出走。此时齐国即墨的守将得知齐国君臣之间存在矛盾,于是使用了反间计,派人散播流言,说乐毅“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燕惠王果然中计,他立即下令派大将骑劫去接替乐毅,同时让乐毅返回燕国。乐毅在得知此事后,担心回到燕国被杀,于是他选择了出逃,来到了赵国,被赵国封为望诸君。
六、田单破敌。乐毅离开齐国后,那些跟随他作战的燕国将士非常气愤,士气也开始低落。就在这个时候,田单抓住时机,激励城内的齐国军队,同时利用诈降计,让燕军放松守备。接着田单用火牛作为前锋,向燕军发起进攻,五千壮士紧随其后,一举攻破燕军,杀死了燕军主将骑劫。燕军兵败如山倒,田单顺利收复七十多座城池。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