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施肥与冲施肥哪个效果更好一些
冲肥是将粉状或颗粒状固体肥料包括尿素、磷二铵、硝酸铵、氯化钾或颗粒复合肥等固体颗粒,甚至腐殖酸等有机肥料撒在蔬菜地表,然后通过灌水用水冲施肥料。这种方式遇上气温较低时,颗粒复合肥料不易马上溶解,要经过数日才能溶化渗入土中。可见水冲肥的施肥方式粗放,一般是通过大渠道将灌溉水输送到田头后,采用地面灌溉方式,或畦灌或沟灌都具有大水冲肥的特点。亩均灌水量可达60~80立方米之多。施肥量也较多,都在20~30公斤。例如钾肥推荐量,在冲施肥中全水溶硫酸钾或硝酸钾的使用量提高到15公斤以上,这显然是过量而不合适的。这样的大水大肥既可能造成肥水的淋失,降低利用率,又会出现水肥不均匀的问题而降低农产品的高产和优质。所以经过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这种方式已经表现出弱势化。
灌溉施肥的灌水方式较多,但基本特点都是加压条件下的管道系统灌溉。可以采用小管出流、喷灌、微喷灌、滴灌、渗灌等多种方式。它们与大水漫灌相反,具有精量灌溉的特点。肥料种类既可选液态也可用固态,但要求其水溶性强,含杂质极少,一般不应该用颗粒状复合肥;如果要用沼液或黄腐酸等有机液肥,事先要过滤,以免堵塞管道。
可见灌溉施肥系统需要泵、管道、溶肥池、贮肥液罐和施肥机等配套设备。以滴灌施肥为例,将作物当前生长阶段所需的水、肥,通过滴灌管道输送到作物根围。由于水肥定量、定时和准确供应,所以该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和优质的特点。
总之灌溉施肥的主要特点是施肥均匀、少量多次和及时供应。要求根据作物种类和不同生育期的需肥量进行差异化配制,并与所灌水量匹配。避免了铵态和尿素态氮肥施在地表的挥发损失。这一点很重要,即使水冲肥也难以完全避免挥发损失。所以灌溉施肥既节约氮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在发展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将要被广泛采纳。
最后要提醒灌溉施肥的关键技术是要掌握适时适量供应水肥的原则,其依据是目标作物营养需求的时空规律,确定合适的施肥时期和施肥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