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北京市正义路的由来

北京市正义路的由来

发表时间:2024-07-29 05:41:05 来源:网友投稿

东长安街以南的正义路原名御河桥。明代初年御河南出皇城以后,放弃了通惠河故道,沿着一条新开辟的河道笔直向南,穿过正阳门东水关,进入南护城河。在这段新开的河道上,依次横架了三座石拱桥,东长安街上的北御河桥、江米巷(今东交民巷)内的中御河桥和紧靠城根的南御河桥。

明代在北御河桥南侧的东、西两岸曾各立一座牌坊,额题“御河东堤”和“御河西堤”,岸边高柳垂荫,葱郁可观。“御河新柳暗如烟,万缕长条碧可怜”,作为当年的京师一景,“御河新柳”常为诗人题咏。崇祯二年(1629),清攻进长城,京师戒严,“守城官军御寒无具,尽砍为薪,仅存翰院墙东一带矣”。

到了清代后期,这段御河被划入了外国使馆界。1901年使馆界拆除了南御河桥,改为暗沟,作为六国饭店的停车场。1926年,又改中御河桥以北至长安街一段的御河为暗沟,路面中间辟为绿化隔离带,仍以原来的东西河沿为通道。

1924年刚通有轨电车时,此地曾有“御河桥”一站。到了上世纪30年代南河沿改为暗沟以后,北御河桥也被拆改为马路。抗战胜利以后,命名御河桥东侧路为兴国路,西侧路为正义路。新中国成立后,两侧统一命名为正义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