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元稹对李白的评价诗句

元稹对李白的评价诗句

发表时间:2024-07-29 05:42:26 来源:网友投稿

白居易和元稹是一对好哥们儿,两人是相互扶持多年。元稹被人鄙夷,白居易会出来为他说话;白居易被贬,元稹则写“垂死病中惊坐起”,妥妥的兄弟情深。

两人在论诗时也经常观点一样。当年杜牧的好兄弟张祜写了不少妙诗,元白二人却都说写得不够好。气得杜牧火冒三丈,直接写了句“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讽白居易不识货。

这都是先贤们对诗歌的不同见解,倒没有对与错之分,就看大家更认同哪种看法。不过笔者一直认为元白二人在评价李白诗时,一直都有些偏颇。

先是元稹撰文,称李白和杜甫的诗算不得多好,而后白居易则回了一篇《与元九书》表示赞同,说李白虽然有才,但作品没有章法,十首里只有一首合“风雅兴”的写法。

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咱们看李白的作品便知。李白的诗很浪漫,而且往往不拘泥于形式,比如《将进酒》一开篇就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字数上确实不工整。但人家写的是杂古,要的就是这样的行云流水。

两人对李白诗评头论足也便罢了,毕竟谁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元稹甚至还挑战过李白的经典,这下水平可见高下立判了。

二:元稹版《侠客行》

咱们都知道李白当年曾写过一首《侠客行》,诗中“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10个字,可谓妥妥的千古名句。这首诗这么牛,偏偏元稹不服气,于是写了一首《杂曲歌辞·侠客行》来反驳,大家且看:

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

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

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

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

海波分作两处生。海鲸分海减海力,

侠客有谋人莫测,三尺铁蛇延二国。

所谓“杂曲歌辞”其实是一种乐府杂诗,所以它读起来肯定会更加接地气、更通俗。如果说元稹此诗没有“怼”李白的意思,笔者不太信的,毕竟李白诗里塑造了一个“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侠客形象。而且从“飒沓如流星”一句来看,也极有可能是个夜行侠。

但元稹呢?非要强调“事成不肯藏姓名”,而且后面还要加上一句:我不是窃贼我为何要夜行。这显然就是要和李白“扛”上了。除此以外在后面的典故里也有喻示。很显然元稹就是要塑造一个跟李白诗中完全不一样的侠客形象。

遗憾的是我们虽不能说元稹这诗写得有多差,但两首作品摆在一起显然是高下立判了。李白诗从气势、意境上,都全方位碾压了元稹。李白诗的侠客形象是干净利落的,比如“纵死侠骨香”等语句,对侠客精神的升华也很独到。元稹虽然也想诠释为何“侠”,但显然认识上还不够深。难怪有诗评家认为,元稹最擅长的还是爱情作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