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庙的来历
乌龙庙乌龙庙位于道州古城西郊濂溪河北岸,神仙山东侧,与道州古城相隔一公里路程。乌龙庙是道州乌龙庙民间文化发源之地,是道州现存文庙古建筑群保存最完好、民间文庙文化气息最浓厚的枢纽之地。道州历史人文荟萃,乌龙庙不仅是明清时期道州传播民间文化教育的圣地,同时也是近代史上道县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
乌龙庙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700多年历史。南宋未年道州田氏先祖为广西平乐剌史,宋未明初迁于道州西郊墨地而立村,取名阳乐田村。
立村后为弘扬田氏宗族家风,和促进与当地各民族文化交流,宋明初期,田氏家族集劳动所得,经过认真选址,在位于濂溪北岸,神仙山东侧的空地上兴建起庙宇第一期工程,取名乌龙庙。由于当时道州当时经济过于贫乏,田氏家放经济实力还处于困难时期,一期工程后,乌龙庙还并没有形成规模。为弘扬田氏家族良好的家风,促进与当地人民的文化交流,经过几代田氏家人与近200多年的努力,1400年前,终于将乌龙庙建成。
受道州民间文化传统影响,乌龙庙几经修缮整改,终于成就为道州古城西郊佛教与融入民间文化内涵枢纽之地。
乌龙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庙宇主要由正堂、学堂和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其占地面极大,气势宏伟,民族风格浓厚,从1410年初开始,前来乌龙庙求佛游客数不断增多。受当时道州民风之影响,田氏家族以田氏家风特有的做人品质,定为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为乌龙庙庙会日。庙会这一天庙门的东侧广地场上搭有戏台,庙门东西两侧的长长走廊上成为庙会的自由商业街道,这里集聚了道州各种地方风味,其中田氏家族沿袭千年传统风味不变的粽子粑粑和叫子粑粑深受游客的欢迎。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沉淀,乌龙庙会包粽子,吃叫子粑粑与道州五月端午龙船竞渡,成为道州的两大闹市和地方特色景观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