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的特点
1.感受性和感受阈限
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是由刺激引起的,但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让人感觉到。比如手背落了灰尘可能感受不到,但是一个小石头打手背一下,你肯定能感觉到。
感受阈限是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可以分成绝对感受阈限和差别感受阈限。绝对感受性是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阈限是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受阈限是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最小变化量。100g的物体增重到101g感受不到,增重到102g你感受不到,增重到103g你感受到了,那么3g就是感觉在原重量100g时的差别阈限。
感受性和感受阈限成反比。阈限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阈限高感受性低,感觉迟钝。感受性不会一成不变,受多种内外因素影响。
2.感觉的适应
感觉的适应指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升高或降低。弱刺激持续作用感受器官,感受性增强,比如暗适应现象。强刺激持续作用感受性会减弱。比如嘈杂的工厂中,工人对声音的感受性就会降低。人的适应是有限度的,不断适应和过度适应会让人疲劳,感受性降低。可能这就是心累的感觉吧。
3.感觉的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受性在性质和强度上发生变化的现象。比如总觉得黑人牙白。
4.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感觉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现象。如红、橙、黄等色是暖色,让人觉得温暖;蓝青紫等色有寒冷感,称为冷色。
5.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
感受性的补偿指某种感受器受到损失,在社会生活与实践活动影响下,其他感受器感受性大大提高的现象。比如谢逊眼盲之后,其他感官异常灵敏能够听声辨位。
感受性的发展指人的感受性在生活和劳动实践长期锻炼中,是可以大大提高和发展的。比如杂技演员的高难度表演等。
6.联觉
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的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比如“沉重的乐曲”、“甜蜜的笑容”等就是联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