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代城池外面有人居住吗

古代城池外面有人居住吗

发表时间:2024-07-29 07:42:25 来源:网友投稿

古代城池外面有人居住。

城市居民可以在城中生活、买卖,满足日常生活所需,那乡村百姓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古代乡村距离城镇远近不一,有的相距七八里地,走半个小时路就能进城,有的则相距甚远,骑毛驴也得两小时,来回四个小时,进趟城也忒不容易。为了满足附近乡村、城郊居民生活所需,老百姓自发在合适地点定期聚集成市,称之为草市,朝廷对此专门设立草市尉进行管理。所以古代所谓的某某市皆归所属郡县管辖,不像现在,市级行政区域比镇县要高上一级。

史籍有据可查最早的草市出现于东晋都城建康城外,当时具体是每隔五日还是十日集市现在就难以查证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口越来越多,卖鱼的张三发觉每天都有人想来买鱼,便不管到没到集市日子都在草市摆摊,如此辛勤付出,挣得自然比别人多。卖农具的铁匠一看张三如此挣钱,不如我也这么干,时间长了,干脆就把铁匠铺搬在草市,随着生产随着卖,省了许多麻烦。商人定居的多了,有些百姓觉的这块如此热闹,不如我就住在这里,买东西也是方便,于是也在草市盖房居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