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是以前的什么地方啊
皋城
六安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皋陶及部族在这里生息,故六安又称“皋城”。夏商时六为淮河以南方国,西周至春秋,封国林立,境内先后形成英、六、蓼、群舒等侯国。战国时先后隶属吴、楚。秦时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楚汉相争项羽于公元前206年封六地人英布(黥布)为九江王,定都于六。汉初置淮南国,仍都六。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立少子刘长为淮南王,徙都寿春。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析分为淮南国(王刘安)、衡山国(王刘勃)、庐江国(王刘赐)。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封景帝之孙刘庆为六安王,改王都六县为六安县,“六安”之名沿用至今。东汉分属九江郡、庐江郡。三国时由魏控制。两晋时分属豫州的安丰郡,扬州的淮南郡、庐江郡。隋时分属淮南郡和庐江郡。唐时分属寿州和庐州。北宋置六安县,属寿州,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县为六安军。元朝分属河南行省安丰路和庐州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始设六安州,领六安、英山二县。明时北属寿州,南属六安州。清初属江南行省左布政使司所辖的寿州和六安州;康熙六年(1667年)设安徽省,六安属之;雍正二年(1724年)升六安州为直隶州,领霍山、英山二县。中华民国成立,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连同霍邱、舒城、霍山三县均隶属于安徽省,民国三年至十七年(1914至1928年),舒城、六安、霍山属安庆道,寿县、霍邱属淮三四道。1932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六安、舒城、霍山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同年10月析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商城、固始5县边区55个保设立煌县。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同年9月改立煌县为金寨县。1949年1月六安解放;
4月成立六安专员公署。六安专区领六安、霍山、舒城、寿县、霍邱、金寨县。1971年3月,改专区为六安行政公署。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
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正式成立。
2015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六安市叶集区。
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