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文化古诗
古诗:
1
腊八节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
民间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2
小年
《木兰花慢·送灶》
杜文澜
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
正白马迎初黄羊荐后,风漾灵旗。
琼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绿章迟。
知否天阍万里,九门虎豹环司。
芳时。彩燕丝鸡。中妇艳少儿嬉。
笑因热何人踞觚凭我,媚奥奚为。
休辞岁盘草草,供梅花、聊当赠行词。
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
民间把每个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日称为“过小年”,预示着新年即将到来。
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小年前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扫尘和祭灶。
3
除夕
《除夜》
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在腊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在国人心中除夕具有特殊意义,在那天,漂泊再远的游子也要赶着回家和家人团聚。
这一天有许多古老的中国民俗活动,如包饺子,吃年夜饭,烧金纸、放爆竹、守岁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