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王之涣高适等三人的典故

王之涣高适等三人的典故

发表时间:2024-07-29 09:08:30 来源:网友投稿

旗亭画壁的故事

旗亭画壁的故事记载于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这里的旗亭就是小酒馆的意思。在唐朝小酒馆的门旁都斜挂着一个旗子,上面写着大大的酒字。因故事发生在小酒馆里,所以后人称之为旗亭画壁的故事。

话说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三位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他们的诗名不分高下,难分伯仲。同时他们生活的经历又颇多相似之处,他们的运气都不太好,仕途也不顺畅。 有一天,天上飘着小雪,外面北风萧萧。他们竟然在长安街头偶遇了,于是他们来到一家酒店畅叙友情,把酒论诗。这时有梨园十余子弟也来此登楼宴饮。三位诗人为了回避,躲在角落里,围着小火炉,看她们表演节目。

一会儿就有四位漂亮而妩媚的梨园女子登上楼来。很快乐曲响起,演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因为唐诗最初是按曲谱填词,供人吟诵和歌唱的,所以三位诗人打赌:“我们三个在诗坛上都算是有名的人物了,可是一直也分不出个高低。今天正好趁此机会,悄悄地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入歌词多,谁就最优秀的。”

这时一位歌女首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就用筷子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芙蓉楼送辛渐》。”

随后一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伸手画壁:“我的《哭单父梁九少府》。”

又一歌女出场:“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我的《长信秋词五首》有我两首诗了。”

王之涣年纪最大,成名最早。可是歌女们竟然没有唱他的诗,他感到很尴尬,于是,他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他说:“这几个女子都是下里巴人,她们唱的都是不入流的歌曲,她们哪懂得阳春白雪的高雅之作呀?”说到这,他用手指着那最后一位穿着青衣的姑娘说:“她是最漂亮的,也是最出色的。如果她唱的不是我诗,我从今以后再也不写诗了;如果她唱的是我的诗,那对不起了,你们二位就拜倒在我面前,尊我为师好了。"

三人等了一会,到了那位最漂亮的姑娘开始唱了,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这时他得意地对王昌龄与高适说道:“看到了吧,两个土包子,我说的没错吧!”三人开怀大笑。歌女们不知他们笑什么,便来询问缘由。当她们得知她们所唱歌曲就是这三位所作时,赶紧施礼下拜:“请原谅我们有眼不识泰山,恭请诸位大人赴宴。”三人答应了歌女们的请求,和她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那么在这场比诗的过程中,到底谁赢了呢?还请各位看官留下你的想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