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诗词解释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诗词解释

发表时间:2024-07-29 09:09:15 来源:网友投稿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戍卒在四季更替中所经历的艰辛生活和思乡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及简要解释:

【原文】

春风尔来为阿谁?

蝴蝶忽然满芳草。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解释】

1. 春风尔来为阿谁:春风吹来是为了谁呢?诗人以春风为引子,表达了边疆戍卒对春天的向往和期盼。

2. 蝴蝶忽然满芳草:蝴蝶在花间飞舞,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戍卒看到蝴蝶飞舞,更加思念家乡。

3. 暖风熏得游人醉:温暖的春风吹拂着边疆,戍卒沉醉其中,暂时忘却了边疆生活的艰辛。

4. 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话用了一个典故。北宋时期汴州(今开封)是国都,诗人借此来表达戍卒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江南的丹橘树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依然郁郁葱葱,象征着戍卒坚韧不屈的精神。

6.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这里的“岁寒心”指的是戍卒坚忍不拔的品质。尽管边疆生活艰辛,戍卒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7.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戍卒希望丹橘树能够作为礼品送给尊贵的客人,但由于边疆地理偏远,无法实现。

8.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这句话表达了戍卒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

9.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诗人以桃李树为喻,指出丹橘树同样具有价值,不应被忽视。

整首诗以戍卒的视角,展现了边疆戍卒在四季更替中所经历的艰辛生活和思乡之情。同时诗人通过丹橘树这一象征,赞美了戍卒坚韧不拔的品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