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阳春曲的注释译文

阳春曲的注释译文

发表时间:2024-07-29 09:13:06 来源:网友投稿

阳春曲亦称《阳春古曲》,是汉族琵琶套曲。此曲是老翁自述,回味平生。一次次描绘良辰美景,时光易过,转瞬已是儿女成群,我也垂垂老矣,有人问我怎得此生平安,他们哪里知道,这些年来,我每天都是在风浪尖上度过。此曲结构严谨,无衬字,语意平和而有深味,是典型的文人曲。

此二曲写夫妻两地相思。第一首写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深情厚爱,第二首写丈夫对异地妻子的深切思念。凝炼工丽情味深厚。杨维桢《周月湖今乐府序》云:“士大夫以今乐府成鸣者,奇巧莫如关汉卿、瘐吉甫、杨澹斋、卢疏斋。”

第一笔头风月时时过①,眼底儿曹渐渐多②。

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③,无日不风波。

第二首:杨朝英

浮云薄处膧胧日,白鸟明边隐约山。

妆楼倚遍泪共弹,凝望眼,君云几时还?

沈腰易瘦衣宽褪,潘鬓新皤镜怕看。

明月千里报平安,音信悭,归梦绕巫山。

注释译文

编辑

①笔头风月:笔下描绘的清风明月。

②儿曹:小儿辈,指晚辈的青年。

③人海阔:指人事纷纭复杂。

膧胧日:谓太阳初出朦胧不明。

白鸟明边:杜甫《雨四首》:“紫崖奔处黑,白鸟去边明。”白鸟,鸥。

隐约山:远山。

妆楼:女子居处。

沈约:南朝文学家。据《南史·沈约传》载,他因不得志而郁郁寡欢,在写给徐勉的信中说:“百日数旬,革带应移孔。”后世因称腰围减瘦为“沈腰”。李煜《破阵子》:“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潘鬓新皤:潘岳,晋代文学家,头发白得很早。他在《秋兴赋序》中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称白发为“潘鬓”。

悭:缺少、欠缺。

巫山:泛指男女欢会之所。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唐之下,朝为行云,暮为行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