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洛阳桥的内容简介

洛阳桥的内容简介

发表时间:2024-07-29 10:12:25 来源:网友投稿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古代中国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位于洛阳口距福建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其“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桥上现存亭2座,石将军2尊,石塔5座。碑亭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扩展资料 洛阳桥出名的原因洛阳桥的位置重要,正好是泉州北上福州,取道江西、湖北,直达汴京(今开封)的官道上。没有这座桥泉州北上的人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走山路,从城北出去,经河市入仙游,翻山越岭。第二个办法是渡江,但这个地方是江河入海口,“水阔五里,波涛滚滚”,遇上大风海潮,翻船是常有之事,从这个渡口被称为“万安渡”上看,就可看出当时人们对这渡口的心悸,对平安的渴求。另外它的出名还与蔡襄相关。宋代书法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说,而其的“蔡”即是蔡襄。在很多记载里面,纪录蔡襄是洛阳桥的倡建者,其实不然。洛阳桥的兴建时间是1053 年到1059 年,而蔡襄首次在泉州上任的时间是1056 年,五个月后便移知福州,蔡襄二度知泉则是在1058 年,这个时间距离洛阳桥竣工只有18 个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