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与南蛮的区别
远古时期所谓的南蛮和百越,其实都只是一种泛称,实际上都并没有形成统一民族。史料记载的所谓“南蛮六国”,更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只不过是6个较大的部族。
但是南蛮和百越都是庞大的远古人类共同体。尤其是越人他们的各个支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有着共同的族称“越”或“粤”。
甲骨文中已有“戉”字。据考当指越人,也有认为是指越人所制造的兵器,通钺;有一定的分布地域,即从长江一直到越南北部;很可能已有较共通的语言;善于种植水稻或习于水上生活。
特别是他们具有许多相似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如断发文身、喜用铜鼓、善用舟船、居住“干栏”、流行二次葬、悬棺葬和拔牙风俗。
在遗址中常见有尖石器、段石器、石铲、石钺、几何印纹陶器等,其中尤以断发文身最具广泛性,也最具特色。除南越人崇尚椎髻箕踞外,几乎所有的百越人,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的百越人都崇尚此俗。
所谓断发文身,就是剃光头发,刻画整个身躯,我国古籍屡谈及此,那是对中原华夏族的束发笄冠而言的。《逸周书·王会解》就说“……越沤,发文身”。
这种习俗原是处于江湖海滨,多以捕鱼为生的百越人,在谋生中祈求避免蛟龙侵害的一种做法。蛟龙当指鳄类。
后来由此逐渐生发了对鳞虫类的图腾崇拜,才使断发文身带上了神秘色彩。
古代潮汕到处都有青龙庙,所祀皆蛇神,人们称之为龙,拜蛇之风甚古。清代吴震方《岭南杂记》上载: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日游大大帝。龛中皆蛇也。欲见之庙祝必致辞而后出,盘旋鼎俎间,或倒悬梁椽上,或以竹竿承之,蜿蜒纠结,不怖人亦不螫人,长三尺许,苍翠可爱。
这正是断发文身所生发的对龙、蛇的图腾崇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