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李白独坐敬亭山典故

李白独坐敬亭山典故

发表时间:2024-07-29 10:36:18 来源:网友投稿

这得从天宝十载(公元751年)的秋天说起。这一年秋天幽州节度使安禄山反心已决,于是四处招揽名士。他派幕府判官何昌浩来邀请李白入幕,李白假装答应了。为什么说李白是假装答应呢?李白在《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写到:“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他不是真的去给安禄山当走狗,而是要“探虎穴”,探查安禄山谋反的真凭实据,然后上报朝廷。

暮秋时分李白在开封渡河北上,第二年(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的十月到达幽州。经过探查获知安禄山谋反的真相后,李白逃出幽州,旋即进入长安(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准备向朝廷陈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有所建树。但是长安城内一片天平盛世景象,无人听李白之言,不得面见皇帝。李白预感祸乱将起,就离开了长安,来到了宣城,此时他已53岁。

这种境遇下的李白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自然会明白。自己冒险进虎穴,探知重要情报,想进献朝廷,有所作为,结果却无人理会,心中岂能不怨愤郁结?为了散心,他在宣城四处交游,多次登上敬亭山。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