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吃苦耐劳带牛的古诗

吃苦耐劳带牛的古诗

发表时间:2024-07-29 11:03:45 来源:网友投稿

牛,在几千年的中华农耕年华,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众口皆碑的老黄牛精神。牛年轻力壮时不辞劳苦地犁地,年老力衰时又成了人们舌尖上的美食。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就像是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在大文豪笔下,牛的无私奉献精神真可谓一针见血。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或直接咏物诗讴歌牛,或在田园诗中间接描写牛,佳作迭出,佳句不断。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去欣赏古诗词里的那些牛。

佚名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南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南北朝民歌,勾勒出了壮丽富饶的北国大草原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渲染力极强。

“风吹草低见牛羊”,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安居乐业的景象。

该诗语言平实,朗朗上口,意境悠远,无愧于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作品。

周朴:牛马放多春草尽,原野耕破古碑存。

春日秦国怀古(唐)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周朴(?——878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周朴工于诗却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

唐乾符五年(878年),黄巢陷闽,欲用之。周朴谢曰:“我为处士,尚不屈天子,安能从贼”?遂为黄巢所杀。

周朴这首诗的大意是:春日里遥望荒郊,望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滋生。

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啮食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大秦帝国故地。

积雪茫茫的山峦,在暮色中变得更加苍茫;残阳惨淡,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

行走好几里路,一眼望去尽是漫漫黄沙。面对如此荒凉之地,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华,的确让人唏嘘概叹,不堪回首。

李纲: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病牛(宋)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李纲是跨越两宋的抗战派领袖,爱国名臣,他力主抗金,革新内政,一生同金侵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